护理资讯

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

日期:2021年11月30日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作为中长期中心静脉通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中长期输液和肿瘤患者不可或缺的生命线。置管时导管尖端到达最佳位置上腔静脉(SVC)下1/3段、接近CAJ处(CAJ: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是PICC安全使用的前提。

       心腔内电图  (Indracardiac Electrocardiogram;IC-ECG)是将感知电极经外周血管置入心脏并放置在心脏内某一部位后记录到的局部心脏电活动。

       在PICC置管过程中,将PICC导管送入至接近预置管长度时,用无菌导联线将右臂电极(RA)与PICC支撑导丝连接,从而判断心腔内电图导管尖端位置:随着导管在SVC内缓慢送入,心腔内电图的P波振幅逐渐高尖(图b);继续送管,心腔内电图显示P波最大振幅(图c);继续送管,心腔内电图显示P波呈负正双向时,描记心电图(图d);回撤导管至P波最大振幅(图c)后再回撤0. 5~1cm,确定导管位置,描记心电图(图e) 。

1-1.png

        心腔内电图应用于PICC尖端定位有许多优势,其灵敏度及特异度高、置管准确率高、并发症少、使用成本低;在置管过程中准确指示导管尖端位置,缩短患者因等候拍摄床旁胸片导致的输液延迟;降低因导管异位反复调管导致的血管损伤,减少调管后拍胸片增加的辐射暴露。从患者安全、医务人员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考量,心腔内电图定位应用于PICC置管的规范与推广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

         2021年2月1日由中华护理学会发布了《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团体标准,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本次标准的制定填补PICC尖端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规范的空缺,为我国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引导PICC置管的流程规范化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