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骨科主任医师陶永飞作为江苏省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随队出征,任克州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开启为期一年半的二次援疆之旅。副院长谢林带领医务处、组织人事科以及家属欢送陶主任启程。
陶永飞是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骨病手外学组带头人,多年来,他清正廉洁、品德高尚、攻坚克难、甘于奉献,曾获得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江苏省卫健委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援疆干部人才、最美援疆医生、人民健康卫士等称号,新疆自治区记功1次。
到边疆去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克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距离南京约5000公里。此次前往,陶永飞不再像第一次那么紧张、未知,充满好奇,这次是去他熟悉的地方,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做利国利民的事情。想到这,他由衷地为自己是一名党员医务者而骄傲自豪。转念他开始担忧家里三位年近90岁的父母,还有刚刚参加工作的女儿,及在我院老年科做护士长、每天加班的妻子……但家人也是支撑他前去支援克州人民医院的动力。
克州地处偏远,医疗物资匮乏,大多医生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勇气去尝试和挑战新的诊疗技术。患者的就诊理念是能不到医院就不到医院,很多外伤骨折的病人自己拿绷带绷着,养着,拖着,直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才前来就诊。“在克州,骨骼畸形90度、流脓、感染、骨髓炎……都是普遍的现象。”国家近年来大幅度提高报销比例,患者的就医理念却未曾改变。交通不便也是制约患者及时就诊的主要障碍之一,有些住在山区的患者看病路程都要耽搁两天,骑马、骑车、坐公交……随时还有可能碰到泥石流。这些状况令陶永飞深受触动,作为有着近30年临床救治经验的专家,21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到边疆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多措并举 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018年7月,陶永飞成为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入疆以来,他以主人翁的精神,服从克州人民医院院领导的工作安排。受聘为骨科科主任后,积极投入骨科业务与管理工作,从“医、教、研”各方面齐头并进。
他将骨科建成一个病员收治稳定、科室制度完善的科室,骨科从一个病区发展成两个病区,业务收入增长近一倍。他结合自己夯实的骨科专业知识,以关节外科、创伤骨科、矫形外科为抓手,每月至少两次科室业务学习;每周至少一次业务查房或教学查房。不断提高科室专业诊治能力,多项技术处于南疆及自治区领先水平。积极做好“师带徒”“传帮带”工作,培养科室年轻人学习先进理念。复杂手术进行手术示范手把手地对徒弟示教。
陶永飞任职以来,本着变“输血”为“造血”的思想,认真分析骨科人才队伍现状,创新人才梯队建设机制,通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克州人民医院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入疆以后共做了约500多台手术,其中大部分为三、四级手术,陶永飞认真做好每一台手术,看好每一个病人,经常吃住在科室。每到周末,他就参与医院组织的义诊,赶往当地偏远山区,为村里百姓提供健康咨询和查体诊疗,深得克州人民医院广大医护人员及南疆百姓的好评。
牢记医者初心 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在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陶永飞还有个称号“老黄牛”,永远都是那个埋头苦干、甘于奉献,把病人当亲人,让病人少花钱,助病人早康复的好医生。一次,家住徐州的薛老先生来南京办事时,不幸遭遇车祸,被送至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急诊骨伤科,他举目无亲,身无分文,无法救治,腰痛难忍,呻吟不停。陶永飞了解到情况后,一边安慰老先生,一边掏钱为老人挂号登记、办理住院、查体治疗。老人外伤后出现了马尾神经损害症状,如不及时救治,很可能留下永久的大小便及双下肢功能异常后遗症。住院期间,陶主任对薛老先生无微不至的关心,加上诊治及时,老先生很快康复。出院时,老人紧紧地握住陶主任的手,不停地说“救命恩人,谢谢您谢谢您”,家属也特地从徐州赶来递上了感谢信。
这只是日常救治患者的其中一幕,陶永飞对待每个病人都高度负责,科学合理制定病人的术前计划。他时常告诫自己的团队成员:手术无大小,每台手术都要极度的认真细致,尽可能避免术后并发症。从医以来,陶主任勤勤恳恳、敬业奉献,对他来说,医院是战场、急诊电话是冲锋号、自己就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此次,他又一次把自己奉献给了祖国边疆的医疗事业,他质朴地说:“入疆后,一定不辱使命,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前几批援疆专家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加倍努力,争取新的辉煌!”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汪乐萍 通讯员/杨萨飒 罗鑫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