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点赞!这支“院前急救战士小分队”为南京城东北地区急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2020年6月1日,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急救分站经上级批准正式投入运行。该站的成立,体现了公立医院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公益性宗旨,填补了迈皋桥地区入院前急救工作的空白,成为城东北地区急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的重要关卡。

急救分站试运行动员会

首批进入急救分站的医护人员均为医院临床科室甄选出的“精兵强将”

精兵强将组建“院前急救战士小分队”

首批进入急救分站的医护人员均为医院临床科室甄选出的“精兵强将”,总共 16 人。不少都是高年资主治医师,有多年急诊和重症医学临床工作背景。

虽然是具有急重症临床经验的专业人士 ,但大部分队员从未接触过院前急救,这和平日里的急诊抢救并非相同。在南京市急救中心集中培训3天、院内培训2周、跟车实践学习2周后,“院前急救战士”们的处置能力与急救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经过急救中心考核,均取得院前急救资格证书。

急救现场

120:一种责任(1)医患之间两者对话(2)零差错(0)

急救分站工作的性质是只有固定的上班时段,从来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有时候接到连续的急救任务,常常无法准点吃饭。无数次刚刚端起盒饭就接到急救任务,只得放下筷子,迅速出车。时间就是生命,岗位就是责任,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时间和责任的内涵。一种责任(1),医患之间两者对话(2),零差错(0),这就是我们称呼他们为120er的主要原因。

自开站以来,平均日出车13次,来自普外科的主治医师李昌阳创下了日接单19车次的记录。心胸外科主治医师刘尊涛医生曾4小时接单10车次。巾帼不让须眉,急诊科、儿科、神经内科、消化科选派来的四位“女将”均有短期内连续接单3次的记录。

2020年7月11日凌晨4点,急救分站接到指令将急救病人送到救治医院的时候,由于当时患者较多,暂时无法转床。为了让病情危重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江淑婷医疗组一直陪同病人家属做完各项检查,早晨8点30分安顿好患者后,才返回分站,等待新的任务。

急救现场

急救现场

强化培训,提高应战能力

院前急救工作是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治“黄金1小时”的主要践行者,决定患者的预后。该站始终以内强业务,外素形象为出发点。定期举行全站人员工作反馈会议,并组织医护人员集中进行业务培训。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急救分站未雨绸缪,与医务处、感控科一同,组织全站人员进行针对新冠肺炎患者的模拟防控演练,全方位提升队员的应急能力。

等待急救的时候可以这样做

海燕策略研究线路一急救分站负责人张丰主任说,患者及家属在拨打120后等待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焦急状态,不知所措,张主任也整理一些临时自救小知识,分享给大家:

1、脚扭伤后不能继续行走,不要揉捏,要用冷毛巾或者冰块敷患处。

2、马蜂毒虫咬伤尽力拔出毒刺,然后轻轻挤出毒液,苏打水清洗,局部冷敷。

3、鼻出血时可以压住鼻翼两侧5分钟,或者棉球填塞。

4、如果遇到烫伤,一定要立即冷水冲洗或冷敷烫伤部位,并持续15分钟左右。

5、宠物咬伤,要保持局部伤口清洁,及时注射疫苗。

6、遇到昏迷的患者,要立刻触摸大动脉是否波动,观察神志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7、骨折病人要进行局部固定,避免随意搬动。

通讯员  罗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碧莹

校对 王菲

编辑 : 李燕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