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务公开

南京日报:让医疗卫生服务更方便价廉

日期:2007年11月09日

                                让医疗卫生服务更方便价廉
                我市“三管齐下”打造国内一流医疗卫生服务基地
  【南京日报报道】 十六大以来,在探索缓解群众看病难就医贵这一“民生第一难题”上,我市卫生系统举措不断,不少做法成为“全国第一”,在全省、全国得到推广。目前,在衡量居民基本医疗保健水平的三个重要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方面,我市均已超过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指标。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其中第五点就提到要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那么,我市卫生系统将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为群众提供更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呢?
  “突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三大重点,着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将南京建成全国一流的医疗卫生服务基地。”昨天,市卫生局局长陈天明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如是回答。
  全市社区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
  今年3月起,我市开始在秦淮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试行“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即政府承担起“抚养”社区医疗机构的责任,社区医疗机构不再有创收的压力,并向辖区百姓以进价提供基本药品销售。7月,此项改革又被推广到高淳县。
  据了解,秦淮区改革5个月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均门诊费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1%,居民在社区的就诊率达到65%。
  陈天明说,下一步,我市将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促进医学人才进社区,建立更科学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机制,确保在明年底以前,让此项创举在全市社区医疗机构“全面开花”,让全市所有居民在社区都能享受到更高质量、更优惠的医疗服务。
  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社区卫生改革只是一个切入点。据悉,今后我市将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尤其是对公立医院的改革,在总结二级医疗机构药房托管的经验上,现在我市正在探索三级医疗机构的药品集中托管方式,并力争年底前在市属9家三级医疗机构中推行。
  让农民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
  “农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影响着全社会小康目标的实现。”陈天明说,“按十七大精神,我市将深入贯彻‘预防为主、农村为重点’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加大农村卫生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尤其是要建立更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据了解,在2003年初期,我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仅32元,到去年已提高到80至100元,今年则已达到110元以上,其中雨花台区人均筹资标准更是高达180元,农民参保率为98.36%,农民合作医疗补偿额最高达8.05万元。按照我市下一步计划,到2010年,我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将不低于200元,各级政府的补贴不低于70%,参合农民实际报销比例要达到50%。
  “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农民的健康问题作为政府责任,作为关心‘三农’,服务‘三农’、惠及‘三农’的重要内容,我市将通过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加大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创新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确保我市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市卫生局基层卫生保健处负责人表示。
  让公共卫生走近百姓身边
  2005年,我市在雨花台区率先开展改革试点,在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公共卫生分中心,将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的关口移到了百姓的家门口。
  据悉,以前,各个区的卫生监督、疾控人员往往忙于在办公室打电话,做数据报表,社区百姓的健康状况并不一定真正了解。现在,他们都要被分到公共卫生分中心,承担“健康片警”的任务,主动配合社区医生,到各个小区开展预防保健、健康管理。
  陈天明介绍,去年10月,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视察南京社区卫生工作时,对雨花台区的这种将公共卫生“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要求向全国推广。
  据介绍,我市将总结推广雨花台区加强基层公共卫生网络建设的经验做法,在2个至3个地理位置相邻的街道组建一个公共卫生分中心,在年底前完成80个公共卫生分中心的组建任务,并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城市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盖边沉底的我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